> 新闻资讯

京东五环外新用户不断涌入,怎样把这数千万用户留在平台内?

小小爱 0关注2022-11-01 21:01:48 来源:爱店家

近年来,京东群用户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京东过去12个月拥有5.8亿活跃购买用户,相比去年同期的5.3亿净增近5000万。此外,京东2021年新增活跃购买用户的70%将来自下沉市场。

五环外新用户的不断涌入,不仅带来各项指标的增长,也让京东面临新的问题:如何让这几千万用户留在平台上?

解决方案之一是不断将新用户转化为付费会员,增加频率并通过专有权巩固粘性。今年7月,京东PLUS会员创出超3000万的新高,增长速度与开发下沉市场的步伐大致相符。

但是,仅仅向上推用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住新用户的问题。

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居民相比,低线城市用户的消费能力差距较大,价格敏感度和消费偏好也相差甚远。他们更有可能被高性价比的产品所吸引。

不仅在下沉市场,“性价比”成为近两年线上线下消费的心理锚。

在电商平台上,与品牌附加值高的产品相比,没有明显品牌溢价的“源头好货”更受欢迎;而在某些细分市场和新兴品类中京东app上开店,消费者不再闭眼购买。大品牌,但花更多时间发现和选择利基产品。

新老用户都渴望购买更实惠、更有特色的产品,促使京东主动求变,将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纳入商业生态,因此为消费者带来更真实、更丰富的功能。

今年以来,京东加大了对中腰长尾业务的招聘力度。尤其是在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等主要产业带,“酒香四溢的中小微商,怕深巷子” ”已成为关键目标。

丹阳工业带

1月底,京东推出“京东小店”模式,面向个体工商户引进新潮时装、工艺品、定制产品等特色产品。目前已开通二级品类200多个。.

在9月初的京东11.11招商大会上,京东公布了“新招商、建立新机制、推出新服务、开启新增长”的“四新举措”。商户在京东开店,促进了可持续发展。11.11期间,产业链上下游就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

在10月底的11.11发布会上,京东除了介绍大促的玩法外,还公布了“百强产业带扶持计划”,面向全国267家产业带招募新商户,涉及约40个一级品类,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产业带投资扶持计划。同时,针对产业带商户推出10项扶持措施,包括自由代理入驻、费用减免、商户培训、数字化转型服务、供应链支持等。根据计划, 京东四季度将举办70场招商推介会,主要涉及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江西、河南、山东等地,

围绕中小微企业和产业带的一系列行动,是京东下沉战略的衔接和发展。

前一阶段,京东在需求端获得数千万新用户;现阶段聚焦供给侧,沿产业链、产业带纵横延伸,丰富平台SKU,满足用户新需求。

一个

中国是制造业强国。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在500大工业产品中,中国40%以上的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庞大的产业体系背后,是遍布全国的产业带。

例如,福建晋江是中国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每年有7亿双鞋从这里发往国内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总产量的8.5%;广东中山拥有中国最大的灯饰产业带,拥有7000多户家庭,生产全国80%以上的灯具;江苏南通是世界三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生产国内90%左右的纺织产品。

在一些更加垂直和细分的领域,产业带的集聚效应也显现出来,一些鲜为人知的低线城市成为重要的产业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河北邢台的子公司南河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却是国内最大的宠物食品生产基地,拥有近9000家相关企业;年产量100万吨,占全行业的60%。

兴城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泳装生产基地。聚集了1600多家企业,年均产量约1.7亿件,占国内市场的40%。在电商渠道中,每售出10件泳衣,就有8件来自兴城。

山东青岛下属的县级市平度,名不见经传,却聚集了1000多家从事假睫毛生产的企业。这里生产的假睫毛占全国总产量的80%,占世界的70%。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产业带内的企业就近获取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作为产业带的一员,共同掌握商业信息和技术门槛,抵御市场波动风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税收贡献力量,并提供数以万计的实体经济就业岗位。

然而,产业带企业也面临诸多痛点。

各产业带经济发展以来,涌现出众多一线品牌,如晋江的安踏、特步、鸿星尔克等运动品牌,顺德的美的、格兰仕、小熊等家电品牌。但整体来看,大部分产业带商家规模仍较小,且以白标为主,品牌IP相对薄弱。

于是,一大批中小企业陷入同质化竞争,不得不打响价格之战。单纯的竞争价格压缩了商品的利润空间,使商家无法或不愿意在研发和品牌上加大投入费用,只能继续低价争夺市场,导致恶性循环。圆圈。

在产业带层面,中腰长尾商家的零和博弈,往往导致“强者留强、弱者留弱”的两极分化,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 这种马太效应会使小企业难以立足,也会抑制技术和模式创新,不利于产业带的长远发展。

此外,很多产业带企业都是脱胎于家庭作坊或夫妻店,没有丰富的电商经验。这使得他们很难扩展他们的在线渠道。

受疫情影响,产业带商家近年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希望通过线上渠道寻求更多的销售机会,实现数字化转型,获得新的增长,这是产业带商家的共同诉求。但中国新网民曲线逐渐趋平,线上渠道不再是野蛮增长时期。几乎所有垂直品类都有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在顶级玩家的夹缝中,后到的中小商户很难靠自己迅速站稳脚跟。

品牌力不足,价格之争的严峻,加上线上渠道的艰难,各大产业带的中小商家都拼尽全力,左右为难,但很难做到在现有规模上取得更大突破,急需第三方。外力带来新变化。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也迫切需要吸引更多来自产业带的中小微企业。

在全行业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电商平台需要从存量用户池中挖掘增量需求。第一步,丰富商品供给;而行业龙头商家的特色商品,可以填补大品牌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在消费场景方面,两者互补性很强。过去几个季度,京东等电商平台在行业内加紧拓展业务,在今年11.11前夕达到阶段性高潮。

数字化转型是产业带中小微企业突破瓶颈的重点。

广义的数字化涵盖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在产业带经济领域,主要是指互联网与线下商业的融合与互联互通,以提高效率和投入产出比为目标,实现跨区域乃至跨国市场。

产业带企业从传统商业模式转向数字化,有望实现倍增增长。今年8月底,中国营销学会发布报告称,产业带数字化基本完成后,供应商每增加1%,线上业务规模可增加3.4%。

但目前,很多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化的认知还处于开网店的初级阶段。

张炳浩是SaaS服务商广云科技的联合创始人。他在接受亿邦电力采访时表示,部分商家原本是线下市场摊位的老板,为多家门店供货,甚至控制某一品类的本地供应链;但由于疫情等原因,他们开始接触Touch电商。

这表明,许多企业从线下转向线上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使开了网店,产业带商家也面临着增长的问题。

例如,商家对于如何不断增加订单数量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方法论。“有的商家一开始可能每个月能卖出500个订单,但三个月后,销售额可能突然达到5万。” 张炳浩认为,每个商家销售额增长的原因各不相同,都需要通过数字化进行优化。链接也不同;只有少数商家才能真正进入品牌化新阶段。

在产业带商户的数字化转型中,电商平台的深度参与和全方位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以京东为例,今年围绕中小微企业入驻、成长性、供应链等方面做了一整套组合拳。

“在入驻阶段京东app上开店,与京东合作的服务商将为产业带的商家提供免费代理入驻服务,并且针对不同的品类,他们还将提供完整的技术服务费退还和分步付款保金等优惠,有助于行业降低开店成本。” 京东零售平台生态部招商部负责人姜建东表示。

目前,一些中小微企业已从中受益。以山东青岛平度假睫毛产业带为例,今年7月底,当地“梦县尚品旗舰店”在京东开店,平台使用情况按优惠政策免前三个月费用,质保基金减至1万元,店铺上半年扣分全部返还,可推广广告补贴。这家店第一个月的销售额只有3000元,到了第二个月就涨到了43000多元。

同时,京东推出“京宇合伙人计划”,招募行业带服务商,为商户提供免费咨询和代理入驻服务,实现快速开店。服务商还提供门店运营、客服外包、广告投放、直播等服务。通过店铺诊断和线上线下培训,帮助商家识别店铺运营问题,逐步提升业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缺乏电商运营能力但货源充足的产业带商家,可以在“工厂店”模式入驻京东中作为上游供应链供应其他商家。平台折扣点低至0.5%。

C

在流量支持方面,京东推出行业好产品专场等营销活动,持续优化部分品类的流量运行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多曝光机会。同时,11.11期间,京东还将通过现场直播互动,以及场外流量平台、人才和娱乐营销资源,为商家提供更多流量。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依托京东,京东已布局全国70多个城市,包括佛山、桂林、重庆、济南、九江、百色、鹤壁、福清、烟台等> 云的技术优势和数字化能力随着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建立,园区内的企业入驻可以有机会获得免费办公空间、税收减免、京东营销费用补贴、物流补贴、第三方服务费补贴、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电商专项政策支持。

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

同时,姜建东表示,在门店运营的各个阶段,与行业商家一起,“京东业务成长中心”会根据门店基本情况,智能匹配成长任务和帮助课程。 、不同阶段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痛点。以及相应的资源权限。“京东商户学习中心”还将为行业领导者提供专属的门店诊断和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帮助行业领导者识别门店管理问题,提升营销和服务实战能力。.

京东免费提供门店运营培训课程

在当前环境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的当下,产业带的商家也可以获得更加稳定、高效、可靠的京东供应链支持,提高商家应对困难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对可持续增长的确定信心。

京东物流智能仓库“地狼”搬运机器人

对于刚刚将入驻电商平台带入行业的新商户来说,除了生产优质、有特色的产品外,还必须得到平台的充分引导和支持,才能提升竞争优势。电商平台支持行业领先的商家,也可以获得更丰富、更多样化的产品供应,为C2M反向定制、新品牌孵化等创造更多场景和机会,从而吸引更多用户留在平台,为整个开放生态的持久繁荣注入动力,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除了京东发起的“百强产业带扶持计划”外,淘系电商、拼多多、抖音、快手等也纷纷公布了自己的计划,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关于流量支持、费用减免、支持营销活动等维度。可以预见,由于国内产业分散,中小微企业规模庞大且仍在成长,电商平台有足够的扩张空间和增量预期。

电商行业陆续下沉产业带,助力夫妻店、家庭工厂、中小微企业完成数字化升级和线上渠道拓展。这将是一个线上线下联动、实体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让蛋糕变大。电子商务在为实体经济带来增量的同时,也将获得突破行业天花板的新机遇。

版权说明: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本文网址:http://www.sjjjzh.com/news/513.html